夢瀾吞唱片快閃店

新加坡

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

藝術家:無稽佳績(Ujikaji)
策展人:袁志偉(新加坡)
夢瀾吞空間設計:依爾凡‧卡斯班

2017年,藝術作品《夢瀾吞唱片行》出現在新加坡購物中心一處閒置的店面。復刻唱片行的外觀,現場陳列新加坡歷史上,那些具備開創性的唱片、音樂表演海報,讓觀眾穿梭在新加坡地下音樂文化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觀眾亦可從現場的演出,直接感受音樂作品帶來的強烈衝擊;同時,現場也精心置入推測性的(speculative)元素,例如:一張想像的來自未來的專輯。《夢瀾吞唱片行》將唱片行視為一種文化及知識經濟的空間,推展了次文化知識的生產與交換。

作品《夢瀾吞唱片快閃店:曹節的電子夢》以唱片行的形式復興一段被遺忘的故事—一位新加坡的博學家─曹節(1953-1996)的故事。曹節在軍旅時期不僅是位表現優異的工程師,更是一位交響樂作曲家。1970至80年代之間,曹節被軍隊外派至英國和美國學習工程設計;藉此機會,他開始追尋自己的音樂夢,利用額外時間修習音樂(當時新加坡的大學尚未提供音樂主題的相關課程)。1985年,曹節從史丹佛大學獲得工程博士學位的同時,也取得音樂作曲與數學的雙碩士學位。

回到新加坡後,曹節以新銳作曲家的身份出道,譜出許多野心十足的大製作,像是:Singapore, Symphonic Suite for Large Orchestra,一部時長四十分鐘、由五個樂章組成的交響樂曲。這首曲子1986年時由新加坡交響樂團於新加坡藝術節中演出,也讓曹節在當年度獲得傑出新人獎的殊榮。然而曹節較鮮為人知的另一面,則是他在電腦音樂領域的開創。1980年代初期就讀史丹佛大學期間,他已接觸到史丹佛大學音樂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 and Acoustics)的工作。1990年代初,他便開始以Kyma及其他的電腦音樂語言創作。不久之後,在他42歲那一年,曹節卻因肺癌英年早逝。

「在各類不同的藝術家中,作曲家恐怕是比較糟的,因為你的夢想必須由其他人完成。」—曹節

《夢瀾吞唱片快閃店》以曹節的作品呈現其一生,並視他為新加坡電腦和電子音樂的先驅,展品包含曹節重要的傳記內容、樂譜重製、與他家人和同事的訪談,以及為當代聽眾重新混音呈現的複合媒材作品。

策展人

袁志偉

袁志偉生於1975年,是位新加坡的音樂家、藝術家和設計師。他不僅深受哲學思考與文學文本影響,也深受電影與攝影獨特觀點的啟發。袁志偉風格化的即興音樂創作對於記憶和失缺、不可見和不確定性提出深刻的反省。

2008年,袁志偉與來自日本的大友良英、韓國的柳漢吉以及中國的顏峻共同組織即興音樂四人組「遠東網絡」(FEN),致力於亞洲國家間多元網絡的長期合作。2014年起,「亞洲樂集」(Ensembles Asia)成立,袁志偉自此擔任亞洲音樂網絡的專案主持人,與日本的DJ sniff共同策劃每年度的實驗音樂節Asian Meeting Festival(AMF)。

袁志偉同時是新加坡前衛搖滾樂團「天文台」的成員,他負責彈奏吉他、合成器和電子樂器,至今已發行十三張專輯。2020年,與日本音樂家灰野敬二(Haino Keiji)合作,推出最新專輯《Authority is Alive》。此外,天文台還發起先鋒性的計畫,如一年一度的Playfreely音樂節,為藝術家提供共同表演與工作的創新渠道。透過Playfreely,他還共同策劃了Nusasonic,這是一個多年的計畫,致力於東南亞地區跨多領域的實驗聲響和音樂文化,促進該地區內部,以及與歐洲以和其他地區的對話。

他參與的遠東網絡和天文台除定期在歐洲、美洲和亞洲巡迴演出,並曾參與法國馬賽MIMI音樂節、瑞士洛桑地下電影音樂節、挪威奧斯陸All Ears Festival、日本東京Ftarri Festival、光州雙年展和德國柏林CTM Festival。

藝術家

無稽佳績

無稽佳績是一個以實驗音樂廠牌、郵購和活動策劃為形式的策展計畫。近期的音樂發行包含:「遠東網絡」(FEN)、「Pupa」、「天文台」和「酸媽廟之極樂天堂不明飛行物」等樂團的專輯。此外,無稽佳績聯合提出了備受讚譽的BlackKaji實驗聲響系列活動,該活動包含氣氛熱絡的小型錄音室演出,以及中型的音樂節。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