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25.09.06-10.06
English
©2025 tipf 台灣國際攝影節 All rights reserved.
8f-2 網頁設計和維運
Tickets
About
Exhibitions
Tickets
News
Summit
Shop
Sponsor
Events
English
Back
唐佐欣
《還是要面對明天的太陽》
《還是要面對明天的太陽》
《還是要面對明天的太陽》是集合自唐佐欣於2021至2024年間所拍攝的、關於都市原住民部落的作品。
一群離鄉的阿美族人,在大漢溪沿岸整地、開墾成家鄉的模樣,養雞、種菜,夜晚可以烤火相聚,聚居形成都市的河岸部落。木板屋鋪上防水帆布,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孩子在此出生、長大,並學習在都市的變遷中生存、摸索與建構自我認同。
此計畫由唐佐欣拍攝影像,並邀請族人們共同創作,透過口述、繪畫、書寫,不同世代的族人們在創作的空間中,了解彼此的生命軌跡,創造集體的歸屬與力量。
唐佐欣
1996年生於台南縣,現居新北市。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大學時在大觀社區參與社會運動,畢業後則在《端傳媒》和《報導者》擔任特約攝影記者,同時也胡亂接案打工,但好像更常在原住民部落裡和孩子們亂晃與拍照。
升大學的2016年,唐佐欣在網路上看到日本攝影師梅佳代的介紹,裡面寫到他都用一台Canon EOS 5的底片相機。對相機十分不熟的唐佐欣,索性買了一樣的底片相機。買來後就隨意亂拍,拍貓、狗、街景、好朋友等。而因為每次收到洗好的底片都充滿驚喜與開心,遂繼續拍下去。
2017年他進入大觀社區,這台相機也跟著他出現在社區與抗爭現場,並因為底片相機被認定為紀錄者,意外擋下了被控妨害公務跟強制罪兩項起訴。 在他個人的經驗中,攝影是企圖呈現某種真實的媒介,是貼近某種人們「如其所是」(as such)的樣貌,也是他與人們互動、連結的方式。而攝影在他所經歷的反迫遷運動中,也作為見證的工具。近期他透過攝影,關注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也關注遭受汙名的群體如何在處境中角力與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