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陳世育

《格局/Vision》

在陳世育的創作中,日常攝影不僅是一種捕捉現實的方式,更是一種探索思想與情感的途徑。他將日常的攝影視作一種敘事可能,聚焦於影像中的不確定性、未完成和變動的特質。對他來說,影像並不提供答案,而是引發持續的提問,從而促使他和觀者進行對話。

作品中的影像皆指涉創作者的核心,但是它們卻各自擁有自己的意涵。舉凡那些被遺棄、不確定、未完成、錯置的、意味的、不具功能性的、破碎的、拼裝的、隔絕的。在創作的過程中,陳世育發現影像不僅在表達自身的處境,也在探索它在這個環境中的定位。這種定位並非固定,而是隨時間和空間游移,並與其他畫面進行對話,展現出更廣泛的格局想像。

格局,不僅僅是視覺上的安排,也是一種心理和情感的空間建構,反映了他對生活和存在的理解。攝影是陳世育創造新現實的手段,他透過影像重新組合日常的細節,賦予它們新的意義。在這樣的創作中,影像既展現現實,也塑造現實,最終形成一種充滿可能性的藝術表達。

陳世育

1978年生於台北,現居台中。畢業於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美術實驗班(今美術科 ),曾擔任實心美術專案美術設計、黃淑梅紀錄片專案美術設計。高中時,陳世育因就讀美術實驗班,常以攝影蒐集繪畫創作素材,這也成為他開始接觸攝影的契機。

陳世育近期主要關注攝影作為獨立的創作語彙。他曾聽人說過「攝影是藝術的邊緣」,認為這句話其實很能表達攝影的特質和定位,但同時也覺得,有趣的是那邊緣之外的現實。

對他而言,創作的意義是,如果工作、休閒、娛樂作為單一的思考,那創作應該包含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