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謝明澄

《落果》

落果,指果實自樹體分離並落下。接著,果實在土地上腐敗,孕育出新芽。而成長的過程,就如同走出柏拉圖的洞穴般,伴隨著改變、分離、獨立和自由而來的,是陣痛和焦躁不安。

《落果》是一組同時結合編導式自拍和街拍的影像作品。描述了謝明澄從青春期到後青春期的成長過程,與他如何面對死亡,以及伴隨著空虛跟焦躁而來的自由。在成長的路上,他發現被社會灌輸的價值觀是荒謬的,因而失去了心中的信仰,陷入一種虛無的空洞。

謝明澄認為相機能獵取時空並化為影像,並為拍攝者所有。因此,他試圖透過攝影找到值得依靠、不會消逝的事物,來填補那些虛無的洞。人的面容在照片中永遠不會模糊,卻又不斷提醒著時間的消逝。如果攝影創作就是一直追逐過去,創作行為對謝明澄來說便是一種吶喊,大聲地說出,「我存在!」。透過創作,似乎能更接近永恆,並建構出屬於自己的世界。

謝明澄

2001年生於台北,現居花蓮縣。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法律系。大三時,選修羅惠瑜老師的攝影課程,是他接觸攝影的契機。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川內倫子(Rinko Kawauchi)、亞力克.索斯(Alec Soth)、周慶輝等一眾攝影家,顛覆他原先對攝影是「客觀記錄」的想像。

對他而言,繪畫、雕塑等媒材的技藝性相對更高,須花費更多時間練習,才能表現出心裡所想。而攝影則能使用現成物件作為影像元素,對他來說是相對容易親近使用的媒材。同時,他認為透過事前的編導、後製,攝影也能夠向繪畫靠攏。他熱衷於蒐集影像,從中得到「我擁有世界,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消逝」的錯覺,因為即便失去了某些人事物,也有影像能夠緬懷。然而弔詭的是,拍攝行為讓他並未全心投入在當下,而是在「當下」想著未來的影像,事後檢視影像則是看著「過去」,這讓攝影總是帶著感傷。

謝明澄過去主要的拍攝主題為自己,近期則開始拍攝他人。他對攝影的紀實性感到懷疑,喜歡介於具體和抽象、紀實和虛構之間的影像,並將影像視作建構個人世界的素材。不論將鏡頭對著自己,抑或他人、物件,在成群的影像裡最能看見的都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