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共域」之三
主題座談|以VR、XR作為媒材之製作與展映經驗
策劃|在地實驗
主持人|王柏偉(數位藝術基金會藝術總監)、郭旻薇(文策院文化科技處國際拓展組專員)、吳伯山(VR圖書室計畫策展人)
07.28 14:00-16:30
座談|VR 進入展演場域的挑戰與新契機
08.10 14:00-18:30
座談|XR 內容製作的扶植經驗與展映觀察
08.24 14:00-16:30
座談|VR 做為藝術創作的媒材


作品 / 活動介紹
VR 進入展演場域的挑戰與新契機
VR/XR 正重新定義我們觀賞、體驗與感知的方式,而相關作品也漸漸進入美術館與劇院的觀眾視野中。開啟全新觀演體驗的同時,VR/XR 如何改變既有藝術展演的機制?而這類型的展演對於機構場域又帶來哪些執行上的困難?本場講座將以機構展映VR/XR 作品的經驗為坐標,打開VR/XR 觀演的想像維度,並討論未來發展的挑戰與契機。
與談人|鄢繼嬪
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視覺藝術創作出身,博物館學滋養的策展人及藝術行政工作者,近年致力於以跨領域及表演藝術驅動國際文化交流能量。任職駐紐約臺北文化中心期間,深度探索美國藝術產業脈動與國際藝文潮流,擔任臺灣藝術家、團隊及機構與國際接軌的橋樑,以立體化策展思維,開發國際夥伴。2022年起任職臺中國家歌劇院,探索與實踐非典型劇場。
與談人|賴依欣
現職為臺中市立美術館館長,曾任職為嘉義市立美術館館長、獨立策展人。2011年自英國西敏大學視覺文化研究所博士畢業後,經歷近十年獨立策展工作,現階段致力於提升美術館的專業性、公共性與多元性,並推動國際與在地的藝術交流。
與談人|蘇珀琪
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策展人,主責北美館開放網絡計畫平台,前瞻科技與藝術之發展及數位文化研究。過去曾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中央美院美術館等機構任職,並於2014年起至2021年任鳳甲美術館館長,主責美術館營運。
XR 內容製作的扶植經驗與展映觀察
本場講座期望透過內容製作扶植、作品展映兩個端點拉開討論,邀請與談者分享對於國內創作生態系的觀察,以及在策劃和推廣 XR 展映活動中的實際經驗,進一步討論創作者在哪裡?而潛在觀眾又在哪裡?
Yuki Kobayashi 「我或者另一個」 (I or Another) (2020)的第一個版本,由黃祥昀與Daniela Ruiz Moreno共同策劃的「身體介面藝術計畫」委託製作,國藝會贊助。
與談人|王冠人(高雄市電影館 XR 節目統籌)、王若璇(北師美術館執行總監)、蘇逸華(前台北電影節選片人、製片)
VR 做為藝術創作的媒材
VR 如何改變藝術家原有的創作方式?又如何提供新的表現手法和創作空間?在進行 VR 創作時,創作者面臨了哪些技術挑戰與創作想像的限制?本場講座邀請與談人分享 VR 作品的創作經驗,以及作品中影像空間、敘事文本、觀眾參與以及互動的想像與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