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a|移動家園的星塵記憶庫
策畫|鄭文琦、吳其育
主持人、講者|呂岱如
講者|伊旺.艾邁特 Irwan Ahmett、蒂妲.沙琳娜 Tita Salina
講述式表演|《橫血之地》








作品 / 活動介紹
這場講述式表演「橫血之地」(印尼文:Tanah Tumpah Darah、英文:The Land of Spilled Blood),標示著伊爾旺·阿赫邁特(Irwan Ahmett)與蒂塔·薩利納(Tita Salina)的長期計畫「火環帶」(The Ring of Fire)已邁入第十年,描述他們從蘇門答臘到巴布亞的長途旅行。在這場表演最新一次的重新演繹中,我們跟著他們尋找一顆破碎的星子、走進一個又一個村莊、目睹印尼各地環境遭受破壞的狀況,包括:為開採泥炭地而進行的森林砍伐、活火山可能會爆發的紅色警戒區域、金礦的開採地等等。在他們的敘事中,「星星」成為「連結」和「偽裝」的隱喻,反映出受難的靈魂以及末世景像中多面向的社會與政治衝突。我們以破碎的視角,觀看社會現實中的災難,並透過鏡頭與這些對象相遇,這使我們也開始追溯,我們與他們之間那些未曾發掘且錯綜複雜的關係。
作品特別強調人類社會中的系統性暴力和複雜的地緣政治情境。在藝術家雙人組史詩般地描繪中,他們提供了具有批判精神的見解:我們可以以什麼樣的方式參與上述複雜的動態關係,而在另一方面,我們是如何有可能找到一些切入點與地球一起共感共生。如果需要天外飛來一筆的事物,才能讓我們睜開眼睛並撼動既有的權力結構,那麼這顆隕落的星子可能既是祝福亦是警告── 它邀請我們關注、反思,並對我們的土地付諸行動,這片土地既令我們迷失其中,卻也是我們共同稱為「家」的地方。(呂岱如)
講者|呂岱如
從事策展與寫作,背景跨足文學、藝術史、行動主義與策展學。她長期關注觀念性的策展實踐,致力於在藝術再現平台與現實場景之間,梳理另類的生產關係,建構多維觀看方式與思辨性的內省空間。諸多計畫圍繞著感知、身體、機制與回憶之間的互動與回振,其好奇心也驅使她保持探索思考人性、知識的疆界與跨域、及各種生命關懷的行動。2015至2017年間於台北當代藝術中心擔任總監,主持策展與組織工作,她也曾任第55屆威尼斯雙年展平行活動《這不是一座台灣館》的策展人。她在歐亞各地策劃過多場國際展覽與工作坊,近年的策展主軸聚焦於發展共學方案與創新的藝術教育引導策略,讓專業的藝術工作者與一般觀眾能有新的介質與工具來以藝術創造真實生活。在2021年,她創辦非營利組織「緩步動物」,持續探索未來身體政治、生態藝術的主題。